能源互聯網『安徽殊音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平巡视臺介紹 |
發布人:高倩 發布時間:2020-07-23 瀏覽次數:335 |
一、實驗室簡介 能源互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依托安徽工程◥大學2019年1月經安︽徽省教育廳批準建設。目前,中心研究人員∑ 20人,其中學〖術帶頭人1人,技術骨幹4人,在讀研究生40余人。研究中心現有三個研究方向:能源互聯網架構及核心↑設備研發、能源與信息深度融合◤技術、能源互聯快快乐乐網衍生技術。目前,中心建設用地¤近1000平米;中心建〗設總投資1000余萬元;中心新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510kW,儲能總容量范伟150kWh。 中心通過搭心得体会建能源互聯網開放式創新研究平臺,解決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問題,研發能源互聯網核〖心設備與軟件,形成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工程化驗龙虎斗證環境和對科技成果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工程評估的能也为力;形成不斷創新的可持續發展能不愿看力,推動能源行♀業技術進步;成為與相關企業保持長期實質性技術合作,推動企業技ω術進步,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技◎術依托。 近年來,中心在能源互聯網領瑟依域已經實現諸多關鍵技術突破與核心設備研制,技術先進,特色鮮明。已建成智能光伏微電網系統、校園廣域能源互张伟宾聯網系統、校園泛№在電力物聯網系統、校園三ぷ相不平衡治理系統。 二、組織機ω 構圖 1、技術委員會
2、實驗室日常領導 主任:葛願 副主任:余諾 秘書:鄧雄峰。 3、研究天命冠室組成 三、研究方向 中心現已確立三大研究方向:能源互█聯網架構及核心設備研發、能源與信息深度融合技☆術、能源互聯網衍生技術。 方向一:能源≡互聯網架構及核心設備研發 帶頭人:劉世垂老别林教授 (1)能源互聯網架構規劃 研▼究靈活高效、標準化的能源互聯網網絡拓撲結構。研究能源路由」器、能源≡網關等關鍵設備。研究可再生能合起来源、化石能源智能化生產,以及多能源智能協同生產技術。研究智能用能終端、智能監測與調控等能源智能←消費技術。研究綜合能源和智能建築集成技術,實現冷、熱、電三大能源系統的整合優●化運行。 (2)面向多能流的能源交換與路由技術 研究適用於能源互聯網的新游戏中公会信息改成型電力電子器件等基礎技術。研究面向多能流的能□ 源交換與路由機制及方法,建立標準化的能源交換機與路由器系統架構與功能指標。研究多能耦合的能源互聯●網運行及控制可靠性技術,確保能源互聯守卫水晶宫網的高可靠性運行。 (3)儲能應用與下水道出口管道管理技術 研究新型儲能技術,研①究分布式儲能系統的容量配置及與◎負荷的綜合利用,研□ 究儲能政策與商業化運行示範。 方向二:能源與信息一周年的深度融合技術 帶頭人:高文王海珍根副教授 (1)能源互聯網信息通¤訊技術 研究面向能源互聯網的新型海量信息采集技術體系架構與高◣效傳輸處理核♀心技術。研究红红火火支撐大規模分布式電源和負荷計量、監測等功能的各類新型傳感器件。研究信息物理系統數據、終端客戶信息、物理李琼網絡數據等能源互聯網海量信息技術處理與融々合技術。研究能源互聯網信息¤安全技術。 (2)能源信息化與信息物理融合技術 研究能量信息數字化處理单身的理論架構和方法。研究信息-能量耦合的統一建模與安全分析技術。研究系█統結構優化、多元信息物理能源系統的網絡協同控制等信息物√理能源系統融合技術。研究開放的信息物理能源融合技術∮接口標準。 方向三:能源互聯網衍生技術 帶頭人:余諾副李国建教授 (1)能源大數據及主要應二品罗盘包裹用技術 研究能源互聯網用戶大數據、設備←大數據、運≡行大數據、交易大數據、金融大數據等各類大數▅據集成技術。研究多源數據粉粉兔集成融合與價值挖掘關鍵技術。研究能源大數據在引導政府決策、提升企業業△務水平與服務質量以及創新能源產業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支撐技術。 (2)需求側╱響應互動技術 研究基於智←能用能的需然而求側響應互動技術。研啥的究基於用戶行為心理學等交叉學科手段進行需求響應建模技術。研究需求響應資源】辨識與量化,需求響應計量,需求響應參與輔助服〗務結算等關鍵技術。研究需⊙求響應參與系統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市場支撐技術。 (3)能源交易平臺與金融服務技術 研究滿足能源互聯網各類功能的幻幽平原四市場交易平臺技術。研究能源結╳構生態化、產能用能一體化、資源配置高效化的全△新市場架構設計技術。研發基於身份識別的自動交易和〒實時結算技術體系。研究基於能源互聯網的虚空猎手金融服務技術。開發√服務於能源生產、傳輸、儲存和消費等全壽命周期的能源互聯網◎金融產品。研究能源自由交易情景下能源系統安全保障落大雨技術。 (4)智慧能源管理與監︽管平臺技術 研究基於能源而已大數據,支撐能源增强規劃、改革和決策的智慧能源精準管★理技術;研究基於能源互聯網,覆蓋∩能源生產、流通、消費和國際合作等全領域,且和智慧知小能源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能源監管技術。 四、研究隊伍簡■介 實驗室主任:葛願 技術委員會主◤任:趙吉文 主要研究人〓員:葛願、余諾、張春、劉世林、高文根、張艷、程凡永、徐曉光、王力超、汪石農、婁柯、袁一鳴、張紅、王寧、徐傑、陳曉輝、郭欣欣、徐彬梓、李藝群、吳俊。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葛願 電 話:18205538515 傳 真:0553-2871608 郵 箱:geyuan@ahpu.edu.cn 地 址:安徽省蕪湖市北京中路8號安徽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