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學▼學報》投稿要求
請您在向本刊投出稿件前,對照╲本要求修訂文稿。
1. 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和各級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特殊①情況可添加副標題。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代號;禁用“試論”、“淺談”等表謙詞語。
2. 作者簡介:
作者真實姓→名,作者單位全稱(包括院系)、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郵編;如有多内容名作者,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依次標出與作者單位相№對應的序號;提供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學歷、職稱、聯系電話及E-mail,並於篇首頁地腳處註明。
3. 基金項目:
稿件↓如系某科研基金資助項目,應於篇首頁地腳處註明基金項目標準名稱,並在括號內註明其項目編號。
4. 中文摘要:
一般為200~300字,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論等。禁用“本文”、“筆者”等主語;不談背景信息、常♀識性內容,不∏對論文的內容作評價;不使用修飾詞,不出現圖表、公式、標題層次序★號、非公知公用符號。詳見“論文摘要寫作要求及註◣意事項”。
5. 英文摘要:
此項置於文末,包括英■文題目、作者名(漢語拼音,姓在前、名在後)、作者單位全稱、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6. 關鍵詞:
每篇稿件可選3~5個能反映稿件主題概念的詞、詞組≡或術語。英文關鍵詞應與中文關鍵詞相對應。
7. 正 文:
正文須觀點鮮明新穎、材料充她知道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語言通順、文字精煉,切忌空談、抄襲。自然科學版稿件篇幅一般5000字左右,人文社科版稿件篇幅一般在8000字左右。
8.文中正體、斜體、黑體字符的用法:
斜體:變量名稱用斜體單字母表示,下標若是由變量轉化來的則用斜⊙體。
正體:下標由文字轉化來的說明性字符用正體;單位、詞頭用正體,如nm、 mm等;幾個特殊常量用正體,如e,i,π等。
黑體:矩陣、矢量名稱用黑@體表示。
9.圖 表:
圖表中所有線條、文字必須用黑〒色繪制;用線形或標識符區分;不得有背景。
圖表中線條須清晰,均勻。
圖中坐標@ 線粗0.5磅,曲線寬度為坐標線粗的1.5榜。
圖中刻度線間△隔均勻。
10. 結 論:
結論要明確寫出論文研究得出的主要規律、結果(成果)、新見♀解和科學結論,應鮮明、準確、科學、條理清晰;以便讀者從◆文中獲得論文的創新觀點和◎創新研究成果。
1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須選用公開發表的文獻,不得引用內部資料、待發文獻。須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列於文後,並在文中相應位置加註序號,作者最多標3名,余下用“等”代表。其著錄格式如下:
期刊:主要作者.論文題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專著:主要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譯著:主要作者.書名[M].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論文集:主要作者.論文題目[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作者.論文題目[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年份.
報告:主要作者.題名,報告代碼及編號[R].地名:責任單位,年份.
古籍:作者.篇名,書名[M].版本. 公元年歷(出版朝代年號):起止頁碼.
報紙:作者名.文章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電子文獻:作者.文章名[EB/OL].(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